2021年明日地平线通识课回顾
(2021.1-2021.12)
2021年明日地平线通识课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与延安大学合作,以带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共计20课时。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为打通自然、人文、社会、艺术、体育等学科界限,帮助本科生阶段的莘莘学子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知识体系,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与社会,了解现在与未来,乡村发展基金会项目组会同两所合作院校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完善“通识课”课程知识体系,建立课程资源库,进一步拓展合作院校,为学生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乡村振兴课程。
2021年明日地平线通识课春季学期
2021年春季学期延安大学通识课分设杨家岭校区和新校区两个课程学习现场。学生分布于17个二级学院,经济与管理、教育科学、政法与公共管理等学院的部分老师也参加了本学期通识课程的学习,总上课人次达2297人次。
2021年明日地平线通识课秋季学期
2021年12月30日,2021年明日地平线通识课(以下简称“通识课”)秋季学期课程结课。在乡村发展基金会的积极推动下,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选修了“通识课”。这学期,两校本科生共计10384人次选修了这门充满乡土气息的通识课程。
本学期开学之初,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通识课”开课有所延迟。通过项目组和主管老师的共同努力,课程于2021年11月19日开课。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乡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杜涛博士见证了“通识课”的创立和成长。她说:“学生们参与通识课的热情很高,‘通识课’围绕‘三农’问题展开,让选课学生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拓宽了学生的见识与思想。”